记暑期社会实践之“韵味文脉莆仙,探索青年时代”(第二站)

时间:2018-09-11浏览:491

    2018年7月17日,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韵味文脉莆仙,探索青年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前往莆田市群众艺术馆开展第二站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以了解非遗文化的新时代新发展,拓展实践队对于莆仙非遗文化了解的广度及深度。收集关于保护的知识、范例,进行延续传统方面的宣传,提高非遗文化知名度。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与莆田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围坐桌前,馆长对于莆田非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作了细致而又饱满的介绍。实践队员们也对于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纳精神遗产和制度遗产,对传统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从精神资源角度进行再阐发、挖掘和转化,让表演艺术、手工制作和俗谚俚语,在不同舞台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达并实现转化。之后,实践队由馆长带领前往非遗文化图片展,以图片为载体的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清晰地展现在了实践队员的面前。在馆长的讲解下,每幅图片都似乎正向我们缓缓道来它们背后的故事。

      紧接着,实践队员前往了非遗文化展厅。这里以科技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了莆仙非遗文化的全貌。不仅仅有传统纯手工制作的鲤鱼灯以及传统节日的制作模型,还有现场感受幻影成像的莆仙戏演出,并体验了VR技术还原非遗文化的习俗现场。实践队员们通过电子显示屏上的趣味非遗文化知识竞答以及非遗文化拼图及介绍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加深了实践队员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实践队伍不仅仅是了解了莆田传统文化,也感受到了莆田传统特色文化与技术融合的力度和强度。让大家看到很多有创新、有理念和有体验的新兴文化展品,这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这让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参观完了两个展厅之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莆仙十音八乐的表演现场,安静聆听了老艺术家们的演奏。十音八乐既有北方音乐的粗犷,又有南方丝竹的文雅,结合韵味悠远的配唱。


当天下午,实践队员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动手体验了非遗文化——纸扎吉灯。实践队员们从最基础的剪纸入手一步一步完成了吉灯的制作。从理论到实践,通过自己动手体验感受莆田传统文化,唤醒青少年对非遗的传承责任感。从图片展示到动手体验,打破了实践队对于工艺美术的表面印象,感受其魅力。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伍实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新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了解和认识,还要学习和传承文化所蕴含的精神遗产,能够给我们之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成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

(院新媒体中心   毛琳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