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进AI赋能本科教学建设,4月17日,我院于知明1-409开展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暨教学竞赛说课试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林玉辉、副书记阮学旺、副院长陈水源、原院长黄志高、学术分委员会主任林秀敏、关工委主任黄树清、物理系副主任叶晴莹、能源与材料系副主任王哲哲、储能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林兵、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廖洁、《大学物理》任课教师团队及新进青年教师参会。会议由陈水源主持。
会议以讲座报告、圆桌讨论的形式围绕AI赋能本科教学、本科教改项目的申报与研究、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等专题开展研讨,并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试讲及点评。
专题一 AI赋能本科教学
以AI赋能,锚定大方向。叶晴莹教授作“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AI赋能《大学物理》课程建设”专题报告。叶晴莹教授详细分享了自身的教学方法,讲述如何充分使用AI赋能物理课堂。她指出,AI进课堂不是简单利用AI进行解题,一要以AI平台分析学生学业水平;二要以AI大数据提供教学材料;三要以AI为媒介活跃课堂氛围;四要以AI大模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
随后,各参会教师开展“AI赋能本科教育教学”专题研讨,基于教学实际案例,结合学科特点,围绕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程重构、模式创新、评价改革等维度展开讨论。
专题二 本科教学研究项目
陈水源教授作“本科教学研究项目”专题报告,围绕教改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成果奖申报及研究等进行分享。他强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底蕴深厚,并鼓励青年教师要传承学院优良传统,重视本科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改方向,广泛挖掘成果选题,形成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实用性的本科教学研究项目。廖洁老师结合《物理与能源学院教师教学评价办法》,就教师教学的评价内容、评价实施、评价指标、评价构成等方面展开分享。
专题三 青年教师教学成长专题
黄志高教授作“关于青年教师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专题报告。他基于青年教师特点,结合往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情况,详细讲述了“什么是好课”“为什么要上好课”“如何上好课”,勉励青年教师要立足课程教学实际,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逻辑思维,多思考、多实践、多磨炼,促进教学成长,赋能专业发展。
专题四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试讲及点评
在教学竞赛说课试讲活动中,罗志灵副教授以“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为主题展开教学竞赛试讲,他以新闻视频为引,带领学生找寻其中的物理信息,引导学生探究地震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黄志高教授在点评中肯定了罗志灵老师的课堂表现,从课堂导入、重难点设置、时间分配、教姿教态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强调青年教师要在备课、讲课、教学反思等环节下功夫。陈水源教授指出,要注重教学内容安排,取舍相宜;要注重教学方式,以生为本,以效为导;要注重方法创新,积极求变。黄树清教授表示,青年教师应注重教态仪表,主动树立自信的教学风貌,清晰把控教学知识点。林秀敏教授建议,应充分把握课堂时间,钻研课堂内容,对所教授章节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叶晴莹教授、陈志华副教授、张瑞丹副教授从各自在大学物理教学经历与经验出发,针对本次试讲从教学内容、课件准备、教学过程、数字化技术运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本次活动聚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明晰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及创新方向,推进AI赋能本科教育教学进程,有力推动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本科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