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年之问”叩响时代之门,当“强国之志”照亮前行之路,一场以“回信精神”为火炬、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航道的青春对话,在笃行楼展开。近期,我院2024级本科生各团支部举行青马学员宣讲会系列活动,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青年“强国有我”的行动纲领,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征程中淬炼成钢。
Part1、回信铸魂:以“边疆灯火”照亮“信仰航标”
雪域高原的支教课堂,青年以“小故事”解码“大道理”,用“身边人”诠释“初心志”。能源动力七团支部以“回信里的24小时”为叙事主线,还原支教志愿者的一天:清晨五点冒雪家访、深夜十点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周末与孩子们围炉包饺子的温情场景,让“扎根边疆”从宏大叙事具象为“一碗热汤面”的温度。在交流环节,支部成员们分享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学习支教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与教育初心。
Part2、理论明向:以“中国方案”指引“青春赛道”
从“卡脖子”技术攻关到全球治理话语体系构建,青年以“破壁者”的姿态带领支部成员感受经纬线上的“青春坐标”。能源动力类2班青马学员王靖涵以“航天青年突击队”为案例,解构“深空探测技术”背后的青春密码。学员罗艺琪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叙事切入,讲述中国青年在国际舞台的“破圈”故事。
Part3、实践破茧:以“躬身入局”书写“青春答卷”
青年将“知”转化为“行”,让担当从宣言变为行动。能源动力六团支部成员分享了“方言版智能助老手册”的社区典型案例,印证了“青春的价值在于创造社会增量”。材料物理四团支部则展现了新时代无人机测绘技术为乡村振兴绘制“数字蓝图”的奇妙用途,用光谱分析仪为特色农产品建立“质量身份证”,展现了青年人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最佳注脚。本次宣讲会进一步推动支部成员关注国家需求,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